紫光股份發布了《關于間接控股股東重整進展公告》稱,“通過建立遴選機制開展多輪重整投資方案遴選工作,確定北京智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牽頭方組成的聯合體(以下簡稱“智路建廣聯合體”)為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戰略投資者,依法與戰略投資者推進重整投資協議簽署及重整計劃草案制定等相關工作?!?/span>
根據此前的資料顯示,由于爆發嚴重的債務危機,今年7月16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相關債權人對間接控股股東紫光集團的重整申請,并指定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清算組擔任紫光集團管理人。在紫光集團一債會上,申報情況顯示,合計1084家債權人申報,申報總金額1868.93億元,其中普通債權申報1046家,申報金額占比最高近7成,合計1293.82億元,其次是有財產擔保債券43家,申報573.06億元。另外稅務債權申報約2億元。最終債券審查情況顯示,債權管理人審查確定債權1081.81億元;暫緩確定債權502.99億元。為了解決紫光集團的債務危機,7月20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更新了紫光集團招募戰略投資者的公告。根據公告內容顯示,為穩妥有序化解紫光集團債務風險,實現公司產業價值最大化,管理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公開招募戰略投資者。
公告顯示,本次引入戰略投資者需整體承接紫光集團或紫光集團核心產業。對于戰投的資格條件,包括應滿足最近一年經審計的資產總額不低于500億元或者最近一年經審計歸母凈資產不低于200億元的要求,若是在芯片、云網產業領域具備優勢和經驗者,可適當放寬。報名截止到9月5日17點,并要繳納5億元保證金。隨后在2021年9月25日之前根據管理人的要求提交有約束力的重整投資方案,重整投資方案應當按照管理人發送的方案指引進行編寫。今年8月27日,經北京一中院裁定,對紫光集團及其子公司北京紫光通信、北京紫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大器投資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卓遠、西藏紫光通信投資有限公司、西藏紫光春華投資有限公司(合稱“紫光集團等七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并指定紫光集團管理人擔任紫光集團等七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管理人。根據紫光集團方面的說法,截至9月5日報名截止日,共計7家意向投資人報名參與,“后續,管理人還將進一步核查戰略投資人資質、開展盡調與反盡調,并與戰略投資人全面深入談判,優中選優,加快確定最終戰略投資人?!痹?0月底,《財新》相關報道顯示,參與紫光集團重整的7家企業分別為廣東、北京、無錫、上海四地的國資,央企中國電子,私募股權基金智路建廣聯合體,浙江國資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體,最終僅有浙江國資和阿里巴巴聯合體以及智路建廣聯合體入圍下一輪競標。直到11月,中國官方都還傾向于由阿里巴巴和浙江國資組成的財團接手紫光集團,但近期,美國加強對于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在美國上市中國企業的監管引發了擔憂。美東時間12月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公告稱,已修訂完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FCAA)》相關的信息提交與披露實施細則。這意味著針對中概股的監管政策將進入實質性執行階段。修訂后的HFCAA細則要求,在美國上市的外國企業必須披露是否由政府實體擁有或控制。同時還需在年度報告中為其自身或外國運營實體提供額外的披露。由于美國監管機構正收緊對在美上市公司的審計要求,若紫光集團收歸阿里巴巴旗下,可能會令這家中國領先的芯片集團面臨披露敏感信息的風險。因此,紫光集團才會交由具有中國政府背景的智路資本和北京建廣資產聯合體接手。
智路資本與建廣資產的半導體投資布局橫跨了半導體芯片設計、半導體封裝、半導體制造設備、半導體材料、傳感器制造等眾多領域,如果智路建廣聯合體能夠成功接手紫光集團,那么后續雙方旗下相關半導體資產有望與紫光集團進一步整合,形成產業鏈協同效應,有望打造出一個更為強大的半導體產業集團。